无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傲世中文网aoszw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不过这次这首诗是有名字的,就叫做《黔州鼎》。
而且诗人的来头更大,竟是常维。
这也是现今大唐排在最前的几个大诗人之一了。
这诗文是“夜观星陨武陵西,晨见神龟负篆啼。莫道僻疆无瑞应,黄龙新铸在黔溪。”
很显然,一开始是清君侧,接着是假诏蒙冤,眼下这就也是造反的老套路,“天命说”了。
意思是天命已经转移到了黔州。
前面两首还好,这首诗一出来,简直就是将太子架在火上烤了。
三个名诗人的诗一传开,已经影响力极大,这时候第四首第五首诗又出来了。
第四首流传开来的诗据说是出自高惊鸿之手,高惊鸿是胡商之子,也是边关最有名的诗人。
他这首诗叫做《戍边吟》,”五溪烽火照雕鞍,谁闭潼关救急难?非敢提兵违君命,南疆血染谏书丹。”
顾留白都听乐了。
他听着这首诗的时候,和裴云华等人说笑,“按这么下去,这些诗所说的皇帝身边的大奸臣快变成我了。”的确,这首诗走的又是谎报军情,不得不起兵的路数。
说是边关告急,皇帝恐怕还不知情,现在长安方面都似乎管不了这边关了,谁能起兵来帮帮啊。
历史上用此类借口囤兵造反的也不少。
第五首则叫做《问药》,竟说是大诗人白意所著,诗文是“长生殿外草萋萋,御榻何人进紫泥?愿剖臣心代君药,肯教鸩羽近龙衣!”
顾留白听着这首诗,忍不住就吐槽,这些门阀脑子怎么想的啊,这么扯的么?
意思是的确挺扯的,联系之前的诗文,说皇帝不只是被蒙蔽,而且而被蛊惑成病了,谁能救救皇帝的病啊,太子和忠臣都甚至愿意剖了自己心肝给皇帝入药治病,只要能够解决皇帝和大唐这病。
这无中生有,扯是很扯,但这五个诗人一首接着一首的诗出来,再被人有意的推波助澜,起到的煽动性作用还是十分惊人的。
整个长安的街巷,几乎每个人都开始谈论这五首诗,开始议论皇帝是不是真被什么奸臣蒙蔽了,所以才怪罪太子,将太子流放去了黔州。
朝会之时,自然有大臣义愤填膺,上书要求追查这些诗人及其背后主使之人,但皇帝的反应却显得大度且冷淡。
意思是这些诗人一年不知道写多少诗,偶尔有些诗被人曲解,那也很正常,若是因此就要治罪,那大唐今后那些诗人作诗岂不是战战兢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