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傲世中文网aoszw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氏却已经在长安完成了转身,他们悄然退出了长安的舞台。
肢解是肢解了,但肢解之后掉下来的肉,却似乎都落入了明月行馆的口袋。
接着南诏方面的一则军情也让他们有种始料未及的感觉。
太和城外的军营突然多了五十头披甲战象。
军情急报所述:南诏军营新置披甲战象五十头,其状骇人。每象高逾两丈,身披玄铁鳞甲,甲片大如茶盏,以牦牛筋串联,刀箭难透。象额覆青铜面甲,上铸饕餮纹,双目嵌赤晶,日光下如血焰灼灼。象背设檀木战楼,可载弩手十人,楼侧悬藤牌以御流矢。
战象列阵时,地动山摇。其步履沉如擂鼓,所过之处尘土蔽天,草木皆伏。军中老卒言,此象冲锋时“如崩崖倾岳”,寻常马匹闻其腥气即惊溃。更有象奴以铁锥刺象耳,激其狂性,践踏敌阵时“栅垒为之齑粉,戈矛如苇折”。皮鹤拓亲临校阅,战象鼻卷巨木,一击碎三重包铁寨门。随军文吏记曰:“昔天竺献象于长安,不过仪仗之用。今南诏之象,实为攻城锤也。”
他娘的这写的明明白白,昔日天竺进贡给天可汗的巨象也不过是仪仗所用,但南诏这战象却是久经训练,能够用来打仗的。
这哪来的?
可以肯定的是,之前南诏并没有训象的军营,这不可能是南诏自己训练出来的。
等到后继的军情急报不断传递而来,这些门阀才赫然发现,这些战象来自于永昌城。
永昌城又哪里冒出这样的战象?
原来是骠国送过来的。
直到这时,这些门阀才发现,南诏已经以永昌城为节点,打通了往骠国和天竺的商道,大量的货物已经从天竺和骠国涌入永昌城。
这时候大唐的这些门阀才又发现了一个让他们大脑缺氧的点。
天竺大量的琉璃、宝石、骠国的琥珀、骏马、象牙、荜拔、苏合香、石蜜等等,这些货物,居然大多数是吐蕃的商队买的!
吐蕃的商队支付钱财,然后从永昌出发,到长安和洛阳来做生意。
这些门阀理清楚这条线路的时候都懵了。
顾留白和皮鹤拓几乎就是空手套白狼。
永昌城属于皮鹤拓的实控城池,他只需模仿市舶司制度,查验“公凭”便可以加收关税。
而顾留白只是利用吐蕃人的钱财,就轻易的撑起了这里的大量交易,这些吐蕃人估计带着这些货物到长安和洛阳来卖的时候,他还有门路从中获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