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离刺荆轲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傲世中文网aoszw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煦潜邸的封爵就是延安郡王。
故此,他的实际官爵,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上一级才行。
故此,沈括若是出知徐州,就不能用知,得用‘判’来提高他的地位。
且,他还不能只挂‘判徐州’的差遣。
得给他加上一堆的头衔和差遣。
不如此,就会让外人误以为,沈括失势。
可一旦给了沈括过大的权力,那天下的关注,就都会集中到沈括身上。
木秀于林风必摧之!
沈括现在可不仅仅是赵煦的家臣。
同时还是‘格物致知’之道的‘开创者’、‘棋手’。
他在汴京城里,新党也好,旧党也罢,碍于赵煦不敢对他动手。
然而,他只要出外,就会被双方混合双打的。
他挂的差遣和头衔越多,混合双打的力度也就会越大。
无它,在新党、旧党眼中,沈括如今的形象,大抵就类似于要建新和连胜的大D。
不打死他是不会罢休的。
这是道争,自董仲舒以来,素来如此。
沈括不能派,苏颂又年纪太大,地位也实在太高。
思来想去,如今朝中,能胜任徐州方面的要求的官员。
就剩下一个韩公廉了。
只是,韩公廉现在的官阶太低了——哪怕他如今被苏颂保举,经赵煦特旨拔擢,直接飞升为京官——以承务郎(从九品,京官最低的一阶)充元祐浑运局判官、主管工部架阁文字。
以其为监司官,倒也合理。
问题是,徐州利国监在宋用臣后,地位已经飞升成了直属赵煦这个皇帝亲临的监司。
其地位,已经相当于现代的中央直管的国企了。
尽管,其地位变化就在这两年。
但也足以在内部,形成一个官僚集团。
所以,韩公廉过去的话,下面一个管事的官吏,在官阶上都要比他大——赵煦就记得,宋用臣保举过三个小使臣阶的内臣,充利国监主管官吏。
同时,在利国监内,还有几个靠着立功,升上来的从八品文官。
于是,韩公廉的官阶和地位,就都不够了。
他下去的话,是很难展开工作的。
这样想着,赵煦忽然灵光一闪。
“对了!”
“我可以机械降神啊!”
“从向家人或高家人里,选一个合适的人过